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5日 09:22:58
儿童口吃怎么办?儿童口吃,首先要看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或者语言环境中有没有其他口吃的人,如果有需要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。
实际上很多孩子都出现过卡壳、拖音、停顿、重复等口吃现象,不过大多数孩子很快就能变得正常,这是为什么呢?
其实造成这种口吃表现的原因是语言和思维认知的发展不同步,口吃的表现是为了给思考或者记忆争取时间,而随着孩子的成长,语言和思维认知的发展都达到一定的程度,也就不会再有这种表现了。
当然也有一部分儿童发生了特殊情况,也就是产生了心理问题,或者形成了口吃的习惯,从而使口吃持续了下去,形成了我们认知中很难改掉的口吃。
所以这种品种主要是心理问题,多表现为越害怕说话,越害怕发生口吃,就越会发生口吃,并且已经形成一种语言心理习惯,因此口吃是一个心理上恶性循环。
那么孩子从生理性的口吃到心理性的口吃是怎么转变的呢?
明明今年15岁,口吃一直从6岁持续了下来,越来越严重,据家长说,不知道为什么就口吃了,身边也没有别的口吃的人,同学里也没有。矫正的过程中,当口吃问题逐渐缓解,心理问题也逐渐消失的过程中,我们从孩子那里了解到,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止一次被小朋友和同学嘲笑,可是他越想说好话就越说不好,于是开始害怕说话,随着上小学上初中,他都想努力改掉这个毛病,但一直也没有成功,只要和别人说话就会莫名紧张,越是害怕发生口吃,就是越是会口吃。
明明的表现是口吃中比较普遍的心理历程,主要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心理上打击,从而产生害怕说话,害怕发生口吃,当然,之前是发生过的,可以是之前说的生理性口吃,也可能是因为好奇学来的。
实际上这种心理问题也可能是家长带来的,对待儿童口吃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,对于生理性口吃,有些家长采取比较严厉的干预,虽然大多数孩子不会产生心理问题,但还是有一部分比较敏感的孩子可能因此产生害怕说话、害怕再次发生口吃的心理,然而这恰恰是让生理性口吃演变成心理性口吃的根源,同样学到的口吃也是一样,孩子只是出于好奇好玩,可以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比如用更好玩的事物去引导,而如果采取比较严厉的措施,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会改过来,但对于心理上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,却非常容易直接形成心理问题,从而造成真正的口吃。
所以,最好的办法是严厉的干预不如引导,而如果产生了心理问题或语言环境中有口吃的人,向专业人士求助是更好的选择。
本文原创作者:阳光语言矫正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