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9年09月25日 14:17:44
孩子7岁上一年级发音不准咋办?
语言对于一个孩子有多重要?
前阵子,杭州一派出所接到了一个7岁小男孩的报警电话。
“我是个小孩子,爸爸妈妈莫名其妙就走掉了,我现在一个人,我很害怕!”
小男孩略带哭腔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当下的处境以及感受,逻辑十分清晰,跟警察沟通十分顺畅,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报警!
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以下两个案例:
重庆大足一名5岁男童在街头走丢,但奈何孩子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家庭的任何信息,无奈只能发微博寻找家人。
淮安市涟水县,有一名6、7岁的孩子,在路边迷了路,自己家的具体位置都不清楚,只能说出大概位置,甚至家人的联系方式也是一无所知,所幸最后也是找到了家人。
孩子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,能找到家人是万幸,天下那么大,万一要是找不到了呢?痛苦的却是一家人。
可要是这两个孩子有杭州那位7岁孩子的表达能力,清清楚楚报出自己家的位置以及大人的联系方式,警察叔叔很轻易就能将他送回家了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!相比第一个7岁小男孩,后面这两个孩子明显缺乏表达能力,而这一点,往往也是大人最容易忽视的。
为什么要举例对比?爸爸妈妈想过没有,从孩子上小学接受普通教育开始,7岁的他们开始从心里、生理上完成了一个过渡期,开始了另一个维度的生活和成长,脱离了家庭封闭式的环境后,意味着将来,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另一个集体度过,生理上要适应更加规律性、纪律性的约束,心理上要承受更多外部环境人为的影响,那么语言能力,语言思维将是这个阶段孩子最明显的变化。
那怎么样培养大龄孩子的表达能力呢?
1、从小多说话。
语言能力不是一天养成的,从小要让孩子熟悉语言,多跟孩子说话,多让孩子主动和父母说话,总之说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最初步骤。
2、有兴趣说话。
让孩子主动说话的最有效办法,就是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跟孩子探讨,换位思考,向孩子“请教”也不失为一个“虚伪”的好办法。
3、不要阻止表达自己
谁也不是马王爷三只眼,能预料身前身后,所有语言错误,包括认知等,都不要暴力阻止,耐心听完表达,聆听也是一种尊重。让孩子有表达自己的权利,才能养成独立的人格。抹杀孩子的积极性,最怕父母的不耐烦和敷衍。
语言障碍要防范:
有必要对孩子的口语、语音等障碍问题提前预防。甚至进行专业的语音训练也是有必要的。吐字清晰、口吃伶俐是语言能力的基本功。
语言思维是语言能力的翅膀:
让孩子多谈想法、多总结、多归纳,言为心声、行为心表,鹦鹉学舌不是语言能力,自己的语言才能表达有趣的灵魂。
孩子能不能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,不只是当下的安全问题,更是学习,生活,人际交流的大问题,甚至有可能在将来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。
有人说:“当下,无论任何角色,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。”